作家部落 张戬炜

    17、耎之呀呜

     

    历史上有许多冤假错案。有的,众口一词,说搞错了。譬如窦娥。譬如杨乃武与小白菜。有的,明明错了,众人却将错就错。更有甚者,一旦指出其荒谬处,指谬者本身变得荒谬无比——没人相信你说对。此类例子如:明明是宋高宗杀了岳飞,可众口烁金,偏偏认定是秦桧杀的。也不想想,换成现在,周恩来敢杀了彭德怀吗?明明是以常州籍官员为主力的东林党人,用“祖宗大义”逼得万历皇帝30年上不了班,可众口一词,死死认定万历老兄是天下第一号床笫迷魂者。也不算算,迷魂床笫并持续工作30年,需要多么巨大的身体成本。

    有一个字,它的命运有如万历皇帝,明明受屈却无处申冤。同伴们神气活现地在人间吃香喝辣、指东打西,它只能在暗处存身。一旦露头,立即会被指叱为“低级下流”、“庸俗无聊”、“三俗典型”,被打入引车卖浆者流发泄愤怒与欲望的口语之中。

    这个字叫:“耎”。

    现在我来标拼音。为什么要多说一句赘语?因为这个音一旦标出,诸位看官立即会笑出声来——ruǎn。常州方言读作“卵”。

    在讨论这个苦难而冤屈的“耎”字前,先说说与它的出场有关的几个兄弟。

    事情从一句普通的常州方言开始。常州人在交易的场合,常常会说:“格么挑挑你。”“格么”是语气词,“挑挑你”,就是我不抠了、不吝啬了、不斤斤计较了,让你不费很大力气就赚钱、就有利可图吧。

    从字面上考证,“挑挑”讲不通。本义是不费大力气赚钱,“挑”字却分明是费力气的嘛。查古人描述交易的算法,《九章算术》里“盈不足”一语下面,三国魏国刘徽曾经下过一个注。刘师曰:“盈者谓之朓,不足者谓之朒。”朓:音:tiǎo。意思是盈余。让利给对方,也就是让对方有盈余。所以,“挑挑你”的“挑”,应该是“朓”。

    拔出萝卜带出泥,找到一个“朓”字,带出一个“朒”字。很眼生嘛、像个盲流嘛。怎么办?按办案惯例,先查户口!

    朒:音:nǜ。意思是“亏缺”、“不足”。谢庄《月赋》“朒朒警阙”,说的就是月缺。引申义是“折伤”。

    说“朒”的引申义是“折伤”,这“伤”不是被砖头砸破脑袋、也不是挨了一刀、更不是吃了一枪,是“蹩着一记”、是“崴了一下”、是“闪了一下气”。《水浒传·第四十二回·宋公明遇九天玄女》里,宋江躲在一座庙里,将要被官兵捉住,著名作家施耐庵没有办法,“戏不够、神仙凑”,搬出一个叫“九天玄女”的,吹了一口气,结果官兵如遇龙卷风,在地上摸爬滚打:“有几个朒翻了的,也有闪朒腿的,爬得起来,奔命走出庙门。”这里的“朒”字,用的就是“折伤”义。

    其实,常州人一不小心,把手、脚、腰扭伤了,常说“育了一记”、“育着一记”,标准的表达应该是“朒了一记”、“朒着一记”。

    警察查户口,常常查出案件来。查“朒”的户口,又带出一个与之有关的字,叫“耎”。古人算数有“盈朒”一说、亦有“益耎”一说。语见明李东阳《原寿》“虽其修短盈朒或不能齐”、《张家山汉简算数书》“欲益冥其步数,问益耎几何。”

    现在进入正题,来说这个苦难的“耎”字。

    古人所说的“益耎”之“耎”,有许多兄弟。它与“偄”、“愞”、“懦”、“弱”、“儒”通义。

    偄:音:ruǎn。与“耎”同音。

    愞:音:nuò。与“懦”同音。

   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——

    耎与弱、懦、儒:《说文解字注》:“耎,弱也。此与懦、儒二字义略同而音形异”、《类篇》“耎,弱也。”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中“仆虽怯耎欲苟活”一语,颜师古注曰:“耎,柔弱也。”

    耎与偄:《左传音义》:“偄,本又作耎”。

    偄与懦:《说文解字注》:“偄,此篆各本作懦。”

    它们的中心意思,都是“亏缺”、“亏欠”、“懦弱”、“示弱”、 “后退”、“畏缩”等。

    常州人办事办砸了,常常长叹一声“卵之”、“格么卵”、“卵之呀呜”。听者常以为是粗话,其实是一句大大的文雅话。准确的写法就是“耎之”、“格么耎”、“耎之呀呜”,意思是“亏了”、“示弱了”、“后退了”、“贻笑大方了”、“难以收拾了”。

    顺便说一句,上海人一句著名的感叹语,常被写成“阿乌卵”。因其读音不雅,被正人君子们视作洪水猛兽打入粗话堆里,并判定不准在正经场合流通。其实是天大的冤案——这是一句古老而文雅的叹词。正确的写法就是“阿乎耎”,或者“阿乎偄”,表达的意思是“情况不好”、“此人坏了事”、“事情难以收拾”。细看此语,何陋之有?

    多说一句,在常州方言里,某件事无法挽回了,性格干脆的人,常常只说一个字:“耎!”我意,这就是古人当年用法。古人用字省俭,能用一个字说明的,一般不会用到两个。仔细观察,缀在这一个“耎”字前面、或者后面的,都是语气词。这说明,这个字在古代,是个常用字。因其常用,所以才会缀上、才能扩展出这么多表达情绪的语气词。也因为是常用字,所以直到今天,这个苦大仇深的“耎”,还顽强地顶着不上台盘的读音,神出鬼没地活在常州人的日常生活中。

    “耎”字冤、冤比窦娥。为了给它平反,不免多说了几句,文章字数超过专栏限制了。想删掉几句,看来看去就是删不短,格么耎!